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,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引领创新驱动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,必须加强顶层设计、树优评价导向、夯实科研平台、创新组织模式,厚植新质生产力人才发展沃土,抢抓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。
加强顶层设计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。释放新质生产力人才动能,必须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,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,健全新质生产力体系顶层设计,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树牢问题导向、需求导向,聚焦在制度安排与政策保障、实践载体和环境营造上下功夫,注重在创新主体与科研基础、创新资源与科研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,加快塑造适合当下的新型生产关系,着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。要把握时代发展趋势、瞄准最新科技前沿、加强战略谋划部署,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、人才引领驱动,制定中长期科研和人才战略规划,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、要素投入、激励保障、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,健全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,明确企业、高校、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功能定位,完善高精尖人才引育体系,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。
树优评价导向。科研评价“指挥棒”指向哪里,科研人才就会向哪里用力。释放新质生产力人才动能,要持续推进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创新,树牢以能力论英雄、用实绩评高下的风向标,突出学术品德、科研能力、实际业绩评价,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。注重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科研项目,建立差异化科研评价标准和人才评价机制,坚持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,加快构建适应基础研究、应用开发、工程技术和青年科技人才的评价模式,持续打破阻碍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藩篱,充分激发科研人才积极性、主动性与创造性。
夯实科研平台。欲要招龙引凤,必先筑巢育土。要坚持全国“一盘棋”,结合国家自贸区、高新区、示范区等建设,通过政策供给、资源共享等支持,集中力量试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,深度链接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工厂等主体构建“产学研用”创新联合体,探索打造国家科创示范区、人才发展策源地、顶尖成果枢纽港、颠覆技术核爆点。
创新组织模式。先进的科研组织模式,能够充分激发科研主体创新活力和效能。要持续推进重大科技项目组织模式变革,大力推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,借鉴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管理模式,创新实施技术总师负责制、经费包干制、项目经理人制等,不断以成体系、建制化模式推动科研创新。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“两条腿”走路,强化“筑巢引凤”与“引凤筑巢”并举,聚焦高端科学家引进、战略科学家培育和青年科学家培养,推动资源共享、智力嫁接、优势互补,努力催生更多科研成果从0到1突破。强化科研全链条体制机制创新,横向打破地域间壁垒、纵向整合上下级资源、内外锻造一体化联盟,加快构建“基础研究+技术攻关+成果转化+科技金融+人才支撑”全过程科研创新生态链,不断丰富新型举国体制。
附件:
分享到: